设计联盟

时装创意行业本土设计师出路

发布日期:2010-11-23 15:48:00   浏览量:

原创的设计师们受人尊重,设计界慢慢发出声音,中国才不会一再被全世界人民认为是copy cat之乡。

  靠第一夫人米歇尔·奥巴马全球爆红的Jason Wu,至今还是一名独立时装设计师。

  做杂志时期,最喜欢做的每年几乎都有机会来一遍的那些选题,其中之一就是“本土设计师”。对编辑记者们来说,这是个讨巧又安全的选题。一来,因为每年循环,所以尽量选择新锐的或是比较小众的年轻设计师来访问,因为不出名,这类人大多还未习惯面对媒体,因此毫无架子(当然是因为根本还没有架子可摆),谈吐亲和,另外也因为应对媒体的经验少,往往容易说出些真心话,这都是媒体很喜欢的特质。二来本土能称为设计师的新锐真的不多,各人本身都该算具备一些成名的硬件的——比如才华或者背后的资金实力等等——他日,说不定大红了,那这篇访问可就算是当年慧眼识英的证据之一了。

  然而,数年过去了,现在想想,除了改行的,当年曾经访问过的设计师竟然大多也还维持在当年的水平,少有人能更进一步。除了五六年前已经成名的王一扬、吉承、祁刚,似乎再没有更多名字让人记住。大部分的设计师们,都在单打独斗,每季都是打样、小型show或者根本就是静态studio展示,然后小批量地流入全国都数量很少的买手店里,或者干脆在淘宝上开个官方店。周而复始的循环,小成本小体量捉衿见肘地经营着。真正赚钱的活儿,多是一些批量的订制生意,比如帮一些品牌员工设计制作工装。设计师之间的来往也很有限,有时可能要借助商业活动才有机会联络。所谓行业论坛或是工会,大都是交了钱去认识朋友的场合。对于青年的独立设计师而言,要负担这些费用又是谈何容易。

  把上海打造成创意之都的口号,最近似乎又被重提出来。但到底何谓创意之都,似乎说法颇为纷乱。比如,是有多少个设计品牌?还是多少间创意公司?产值?或者甚至是所谓创意园区的数量要达标?反而对创意行业最重要的资源——创意人才,特别是青年的独立的设计师们,外界甚少关注,更别提是扶持了。他们的发展空间和未来的可能性,往往要靠天靠人品靠运气。如何能让这些单打独斗的青年设计师们,作为一个群体发展起来,这大概是业界应该好好思索的问题。

  这点上,或许可以借鉴一下香港的做法。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HKDFA是一个完全民间的非营利性的组织,对于加入资格的唯一要求是时装设计师的身份,品牌的老总等商业人士是不能加入的。每年,这个协会都会组织一次“杰出着装人士奖”的评选发布,同时协会内各设计师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服装系列。每届负责统筹的干事都由设计师会员义务承担,自愿报名,并不强制。设计师们平时可以自由参加协会各种活动,彼此之间更是十分熟悉。

  HKDFA的主席杨棋彬就说,“单个的设计师很多媒体都不想理,因为觉得不够知名度,那么如果每次活动有10个设计师参与,总能多引起些关注吧”。而杰出着装人士的评选,因为明星名人齐聚,总能吸引大批传媒,设计师们也因此得以扩大宣传。正因为持之以恒,即便没有政府资助,每届也都可以凭借赞助商的支持来筹措资金。

  时装或说创意行业,只有现存的设计师、创意人才能活下去,而且还活得不错,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与资源进入这个行业。而本土的原创的设计师们才能受人尊重,整个中国的设计界才有机会慢慢发出声音,而不会一再被全世界人民认为是copy cat之乡。

继续阅读